在十大元帅里,叶剑英一直有“儒将”之称,他的理论水平及文学素养都是极高的。而对于他的诗作,毛主席更是赞其“擅七律”。在前几期里,笔者为大家先容了叶帅中年及晚年的一些诗作,许多诗迷读完后都称其为“元帅诗人”。
但也有诗迷问笔者,叶帅少年时期是否也写诗?谜底是肯定的。虽然那时叶帅的文笔不如晚年这么炉火纯青,但却自有一种少年英雄气。本期笔者就给大家叶帅在18岁时写的题壁诗。所谓题壁诗其实是一种流传了千年的诗歌类型。
一般来说,这种诗都是即兴之作,是很是磨练水平的。所以千年文坛里,真正高水平的题壁诗并不是许多。叶帅的这首即兴题璧诗,是很是值得一读的。
要相识它的写作配景,咱们就得对少年叶帅有一定的相识。1897年,叶帅出生于广东梅县,少年时他曾上过几年私塾,尔后进入广东梅县东山中学念书。因为智慧勤学,叶帅的结果一直很好。
业余时间里,他除了爱看古典诗文,最喜欢的就是和同学们讨论种种家国大事。与其时许多年轻人纷歧样的是,叶帅很早就意识到了要想让苍生过上好日子,实现自己心中之志,靠到场科举是没用的,所以从那时候开始他就一心从戎。
但其时他还只是一名学生,还没措施上战场,只能和同学们一起玩在学校四周玩“接触”的游戏,那时同学们还推他当“排长”。不久,东山中学的同学要结业了,大家以为他的字写得好、古文水平又高,就让他为同学录写序言。于是,18岁的他写下了两句这样的诗:成则周武三千,败则田横五百。
这12个字看起来很简朴,其实连用了两个典故,十分高明。尚在学校的他就有如此激情,让同学们都啧啧赞叹!今后,叶帅又约了一些挚友到四周的油岩山游玩。
在山上,叶剑英望着大好河山,一时诗兴大发,就随手在墙壁上写下了这首七言绝句。全诗短短28个字,无一字生僻,却写出了一位少年的壮志凌云,充满了熏染力。
时隔百年后的今天,让我们再来读一读:《油岩题壁》(作者.叶剑英)放眼高歌气吐虹,也曾拔剑角群雄。我来无限兴亡感,慰祝苍生乐大同。
这是咱们现在能找到的,叶帅平生最早的完整诗作。首句中的“气吐虹”3个字,800多年前陆游曾多次用到过。当年陆放翁追念自己半年的戎马之愿,写下了“豪举当年气吐虹”,用它来形容自己幼年时的壮志。
尔后他又在《醉歌》一诗中,写下了“举鞭指麾气吐虹”,也一样是激情万丈。叶剑英的不少诗歌里,都曾化用过陆游的名句,这首题壁诗里也一样用得很巧妙。次句“也曾拔剑角群雄”中的“拔剑角群雄”5个字,厥后成为了许多人用来评价叶帅一生的名句。
叶帅其时还没有统领千军万马,为何会用“也曾”二字呢?因为在学校期间,叶帅曾多次冒险到场进步学生的运动。与前两句的激情相比,后两句则在激情中有了一层沧桑。登上油岩山,看着苍生在军阀的狼烟下苦不堪言,他许下了“慰祝苍生乐大同”的志向。这两句写得很直白,“我来”、“慰祝”4个字,已经体现了一种少年的责任感,他在那时候就认为天下苍生之苦乐与他有着密切的关系,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在一个18岁少年身上是很少见到的。
中国有句老话叫“自古英雄出少年”,这首七绝是对它最好的诠释之一。写完这首诗后不久,叶帅就随父亲赴南洋学习,第二年回国进入了云南讲武堂,并以优异的结果结业,今后他如愿地开始了戎马生涯。立雄心、扛起历史赋予自己的使命,希望叶帅这首诗能给更多年轻人以启迪。
这首诗大家喜欢吗?接待讨论。
本文来源:九州体育-www.chapaghigh.com
QQ:566817139
手机:11556703108
电话:0125-84014656
邮箱:admin@chapaghigh.com
地址: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市澳门区洛平大楼58号